2022xxstnb 广州市天河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
2022年度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3年7月6日

单位名称:广州市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

登记证号:

成立时间:2017-10-19

性 质:社会团体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广州市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精神。在车陂街党工委和车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得到有条不紊的推进,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突出党建引领。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2022年,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发展共产党员积极分子3名,预备党员1名。重点从组织负责人、骨干力量中发展党员,探索创新发展党员思路,逐步优化组织党员队伍结构。 主题活动异彩纷呈。促进会党支部于“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车陂辖区内各社区阵地、车陂街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和广州市内各中小学、单位共计开展61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突出重点,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中坚定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 二、疫情防控,迎难而上。 2022年“十一”国庆黄金周后,广州新冠疫情逐渐蔓延,连续多日高位运行,全市多区内部聚集爆发,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尤为严峻。车陂街道办事处和车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成立防疫党员突击队,紧急抽调人手加入防疫攻坚战。医护、警辅人员,车陂村治保大队,社区志愿者不分白天昼夜,毅然守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做好新冠疫情的防控部署。 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担当起社会组织应有的社会责任,车陂街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后,促进会工作人员担任社区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和维持现场秩序工作;车陂同舟公众号累计转发关于疫情类相关通知、辟谣、科普类等推文全年共计200多篇,均转载自官方媒体公众号。通过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疫情指引、心理援助、健康指引等内容正向面对疫情以及防疫工作。 11月,广州率先启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要求,天河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防控措施,即时对已有措施做出调整,车陂亦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疫情防控给居民群众带来的不便。 三、 抓好队伍建设,优化组织整体架构。 2022年,促进会的行政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展馆管理员、导赏员和清洁人员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管员等在内的8名专职人员队伍稳定发展,进一步优化促进会的团队人员架构,符合社会组织管理要求。 四、保障展览馆运营,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 展馆作为广州市第一个村一级的党分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促进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引领为宗旨,以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展馆的正常运营。2022年11月起,为提升市民游客现场参观体验,展馆对正门两侧进行了整体整饰工程,对原有仿古门窗、墙砖和LED屏等进行拆除并替换,对两侧玻璃钢浮雕进行修复和修缮,工程于12月下旬结束。 2022年展馆共开展了134场不同形式的活动,包括34场党建活动和培训会、53场工作交流会、35场研学、游学、非遗课堂等体验活动,参与活动的人数共1834人,人员来自北京、武汉、珠三角等地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专研非遗文化的专家和龙舟爱好者。 五、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在区委宣传部和车陂街办事处的指导下,从车陂原有的文化资源出发,以“一水同舟”为品牌,链接社会资源,整合社区包括街道、居委、社会服务机构等不同资源,用民俗文化作为切入点,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6月1日,《广府文库》第一辑之《车陂龙舟》新书首发式在广州市天河区车陂“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举行。《车陂龙舟》是第一本以“车陂村”为切入点讲述广府龙舟文化的图书,书中从车陂村的宗族、宗祠、端午龙舟节等角度,专题介绍车陂村的龙舟文化。本书作者曾应枫选取“车陂龙舟”作为典型,“以小见大”地展现广府扒龙舟这一具有深远意义及文化内涵的民俗文化,展现广府龙舟的风俗民情。